骨質疏鬆症

守護你的骨骼健康,預防沉默的殺手

「醫師,我最近只是不小心跌了一下,手腕就骨折了,朋友說可能是骨質疏鬆,這是什麼病啊?」骨質疏鬆症是種常被忽視的悄然進行的疾病,使得你的骨骼變得脆弱,甚至微小的衝擊都能造成骨折。認識骨質疏鬆,才能早作預防,保護自己的健康。

Illustration

骨質疏鬆症:守護你的骨骼健康,預防沉默的殺手

0:000:00
「醫師,我最近只是不小心跌了一下,手腕就骨折了,朋友說可能是骨質疏鬆,這是什麼病啊?」在骨科門診中,我們常遇到這樣的患者。骨質疏鬆症被稱為「沉默的殺手」,因為它在骨折發生之前,通常沒有明顯的症狀,但一旦骨折發生,卻可能帶來劇烈疼痛和影響生活品質。

什麼是骨質疏鬆症?

骨質疏鬆症就像一座老房子的結構,雖然外觀看起來還是堅固牢靠,但內部的支撐梁卻因時間的流逝而變得脆弱、多孔。這種疾病令我們的骨骼密度減少,結構變差,使得即便是輕微的摔倒或者日常活動,都可能導致骨折的風險。

骨質疏鬆症的成因

骨質疏鬆症是一種在骨骼內部結構逐漸變得脆弱的狀況,導致容易發生骨折。許多人可能不知道,這種狀態的形成與多種因素有關,包括年齡、性別、營養、運動習慣等。了解這些成因不僅能幫助您識別風險,還能採取有效的預防措施。
除了年齡和性別外,醫學上定義的多種生活習慣和慢性疾病也可能促進骨質疏鬆。例如,缺乏足夠的鈣質和維生素D攝取、缺乏運動及某些藥物的使用,都能影響骨質的健康。透過認識這些風險因素,您可以更好地保護自己的骨骼健康。
示意圖

老化

骨質疏鬆的主要原因,隨著年齡增長,骨密度逐漸下降

示意圖

性別與荷爾蒙

女性在停經後更易罹患骨質疏鬆,因雌激素水平下降

示意圖

營養攝取不足

鈣質與維生素D的不足會直接影響骨質的形成

示意圖

缺乏運動

缺乏負重運動會導致骨質流失加速

示意圖

生活習慣

抽菸及過量喝酒會影響骨骼健康

示意圖

藥物影響

某些長期服用的藥物可能會加速骨質流失

示意圖

慢性疾病

某些慢性疾病會增加罹患骨質疏鬆風險

示意圖

體型

體型較小的人,骨本較少,風險較高

←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 →

如果您所屬的高風險族群,例如年齡超過65歲的長者,或是處於更年期的女性,建議定期進行骨密度檢查,並注意任何異常的背痛、身高變矮等症狀。一旦出現這些問題,應立即諮詢專業醫生,以便及時介入與治療。

骨質疏鬆症的常見症狀

骨質疏鬆症通常在早期不會顯示明顯症狀,許多患者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慢慢遭受骨質流失。當病情惡化時,最嚴重的後果便是骨折,這時才會感受到劇烈的疼痛和行動困難。
骨折後,患者的行動能力大幅下降,甚至可能因為疼痛而不敢活動,這直接影響生活品質與日常自理能力。隨著時間推移,骨質流失將可能導致更多的健康問題和心理上的負擔。
示意圖

骨折

骨質疏鬆最嚴重的後果,可能由小衝擊引發

示意圖

慢性背痛

因骨質疏鬆導致的持續性背部不適

示意圖

身高變矮

多次骨折可能造成脊椎變形,導致變矮

示意圖

行動能力下降

骨折或疼痛導致生活品質顯著受損

←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 →

若感受到骨痛、行動不便或是不明的身高變化,建議儘速就醫檢查。及早診斷與適當治療對於預防骨折和改善生活品質至關重要。

如何診斷與治療?

診斷骨質疏鬆症的過程包括詳盡的病史詢問和全面的身體檢查,醫師會關注患者的基礎健康狀況,如骨折史、生活方式及膳食習慣。X光檢查可以初步評估骨骼的變化,而更詳細的檢查如MRI或CT則用於診斷是否存在骨折或其他潛在問題。骨密度檢查(DXA)被視為確診的金標準,可以準確判斷骨質疏鬆的程度。
  • 保守治療:透過飲食、運動及藥物來改善骨骼健康,減少骨折風險。
  • 藥物治療:依據骨密度及骨折風險,醫師將提供適合的藥物以增強骨質。
  • 骨折處理:如果已發生骨折,則需相應的手術或非手術治療來修復受損部位。
  • 生活習慣的調整:戒菸限酒、健康飲食和規律運動,以改善整體健康狀況。
  • 定期檢查:高風險族群需定期進行骨密度檢查,及早發現問題以便及時介入。

骨質疏鬆症治療

提高骨密度、預防骨折,維護骨骼健康

🏥

選擇左側的治療方式
查看詳細說明

開始您的骨骼健康之路

預防與保養並重,維持行動力,迎接更有品質的行動人生


預防與照護

骨質疏鬆症是一種早期發病、無明顯症狀的疾病,但透過健康的生活方式,我們可以有效降低發病風險。確保每日攝取足夠的鈣質與維生素D,進行規律的負重運動,並保持居家環境的安全,都是維護骨骼健康的重要措施。

骨質疏鬆症的預防與生活建議

維護骨骼健康,降低骨折風險

正確方式

🥛

每日攝取足量鈣質,有助於骨骼強健

重點要領

  • 每天攝取1000-1200毫克鈣
  • 多吃乳製品、小魚、深綠色蔬菜

好處

  • 促進骨質生成
  • 減少骨質流失

錯誤方式

🍔

鈣質攝取不足,影響骨骼健康

常見問題

  • 骨質密度下降
  • 增加骨折風險

可能後果

  • 骨質疏鬆加劇
  • 可能導致骨折

實用小提醒

💡注意飲食均衡
💡考慮鈣片補充
若您發現任何骨骼不適,或屬於高風險群體,務必及早尋求醫療建議。主動了解與管理骨質健康,是避免未來嚴重問題的最佳策略。

骨質疏鬆症常見迷思解答

破解關於骨質疏鬆症的錯誤觀念

骨質疏鬆症只會影響老年人嗎?

🤔

點我揭曉真相

錯誤迷思

錯誤觀念!雖然老年人風險較高,但骨質疏鬆症其實可以影響任何年齡層的人。

骨質疏鬆症是一個漸進的過程,可以從青少年時期開始,尤其是的骨質發育和生活習慣,如營養攝取不良或缺乏運動,均會大大增加風險。年輕人若有不良生活習慣,也可能在早期展現骨質疏鬆的跡象。

骨質疏鬆症只影響女性?

🤔

點我揭曉真相

錯誤迷思

錯誤觀念!雖然女性風險更高,但男性也可能罹患骨質疏鬆症。

雖然女性在停經後因為雌激素減少,骨質流失加速,但男性也可能因年紀增長、荷爾蒙變化及生活習慣,導致骨質密度下降。事實上,男性在某些情況下也可能面臨嚴重的骨折風險。

骨質疏鬆症有明顯的症狀,會提前警告我?

🤔

點我揭曉真相

錯誤迷思

錯誤觀念!骨質疏鬆症通常在發生骨折前不會有明顯症狀。

骨質疏鬆症常被稱為「沉默的疾病」,因為患者在骨折之前幾乎感受不到任何症狀。一旦發生骨折,尤其是髖部或脊椎,將導致劇烈的疼痛和行動困難,這是很多人對該疾病的首次體驗,因此常常被忽視。

只要補鈣就可以預防骨質疏鬆症嗎?

🤔

點我揭曉真相

錯誤迷思

錯誤觀念!鈣質補充固然重要,但維生素D與運動同樣關鍵。

鈣質是骨骼的重要成分,然而維生素D對於鈣的吸收至關重要。此外,規律的負重運動能加強骨骼,促進骨質生成,這些皆是預防骨質疏鬆的關鍵環節。單靠鈣質補充而不考慮整體健康,無法有效預防疾病。

骨質疏鬆症沒有必要及早檢查和治療?

🤔

點我揭曉真相

錯誤迷思

錯誤觀念!早期發現與介入治療能顯著減少風險。

骨質疏鬆症是一種可以預防和治療的疾病,越早檢查及採取措施,越能有效降低骨折風險。對於高風險的人群,定期進行骨密度檢查和遵循醫師建議進行干預治療,可顯著提高患者的生活品質。


常見問題

我們整理了一些常見問題與資源。如需進一步協助,歡迎預約醫療評估。

什麼是骨質疏鬆症?

骨質疏鬆症是一種導致骨骼變得脆弱和易於骨折的疾病,通常在沒有明顯症狀的情況下逐漸發展。

誰容易罹患骨質疏鬆症?

老年人,尤其是停經後的女性、營養攝取不足、缺乏運動或有家族病史的人,均較易罹患此病。

我該如何預防骨質疏鬆症?

保持健康的飲食(攝取足夠的鈣和維生素D)、定期運動、避免吸菸和過量飲酒是有效的預防方法。

何時應該看醫生?

如果您出現骨折、持續的背痛或身高變矮等症狀,建議儘早就醫進行檢查和評估。

想幫助更多人了解骨骼健康嗎?

將這些實用資訊分享給可能需要的親友,讓更多人受益於正確的知識與治療選擇。